宝宝满月后要“挪窝”,这可不是瞎讲究,4个好处你绝对想不到

越来越觉得,民间有许多关于育儿的习俗习惯,看似无根据,甚至是迷信,但仔细斟酌起来,却是有一定道理!比如我们老家有个说法,叫满月“挪窝”,指的是满月之后,妈妈要带着宝宝回娘家住一段时间。

假期带孩子回老家有一段时间了,之前也提过我们隔壁二婶家儿媳妇不久前生了个大胖小子,这几天出月子了。是日一早,二婶来我们家,让我婆婆帮忙劝劝她家儿媳妇别带孩子回娘家。


(资料图片)

宝宝前些时日因为黄疸住了几天院,这才没好多久。二婶家儿媳的娘家又是外地的,担心万一有个闪失,而且一路颠簸孩子和大人恐怕都吃不消。后来婆婆过去和二婶一起好说歹说,终于打消了年轻媳妇带娃回娘家的念头。

听婆婆说,关于满月“挪窝”,还有诸多“规矩”。比如初一十五不能“挪窝”;男宝要在娘家待5天,女宝则要待6天,而有些地方则要待12天;挪窝时,要带一束桃枝辟邪……

不难看出,民间所衍生出满月“挪窝”的这些风俗,其实是象征着人们对生新命的一种美好祝愿。但如果细细思量,却发现这种做法还是有科学道理的。比如以下这4个理由和好处,你绝对想不到。

❤换个环境换种心情,远离产后抑郁

经历了分娩这道“生死关卡”,妈妈的身体损伤巨大,需要慢慢调理和恢复。产后身体激素的变化也会引起情绪波动,再加上不分昼夜地照顾宝宝,睡眠严重缺失,很多妈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

大部分妈妈整个月子期间都在休养,连房间都不出,更不要说出门了。长时间待在狭小的房间里,生活单调而且容易心情烦闷。所以,月子之后换个环境也能换种心情

而选择回娘家住,一是可以继续休养,有自己的亲爸妈照顾,身心都得到放松,有利于身体康复。二是初为人母有很多育儿技巧需要学习,娘家妈妈最是了解自己闺女,手把手教导也能有效避免育儿冲突和矛盾

❤让孩子适应外界的环境

宝宝出生前,子宫里的环境与外界相差甚远,所以出生后得要一段时间慢慢适应这个世界,需要让他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和这个世界的安全,这一点很重要。

经过一个月的时间,宝宝与妈妈有了很深的依赖,并且已初步建立安全感。这个时候,带宝宝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感受不同的环境和氛围,是非常有必要的

在娘家,宝宝可以换个新的生活环境、接触不同的声音和气味,看到不同的景物,面对不同的人。这些转变如果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和接受,那么对于其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非常有利的。

❤婆婆辛苦照顾一个月需要歇息

传统的坐月子,大多是由婆婆负责照顾产妇的生活起居,并担负起照顾宝宝的重任。真心实意的婆婆,每天会变着花样给儿媳做好吃有营养的饭菜;照顾宝宝除了喂奶哄睡不能代劳,其它日常杂事一应都承包了。

所以整个月子下来,婆婆应该是比较辛苦的!加上年龄大的原因,非常容易疲劳,也容易出现身体上的不适。妈妈带宝宝回娘家,对于婆婆来说,能减轻负担,也能趁此机会好好歇息一段时间。

❤外公外婆也想女儿、想外孙

十月怀胎,一朝分娩,女生生娃之后就像历劫重生,娘家父母也是格外担心的!自从生宝宝后,鸡鸭鱼蛋等营养补品可没少送来。若是远嫁,父母没能给女儿陪产,也没办法照顾月子,心中更是挂念无比!

再说小外孙也是孙,亦是外公外婆的心尖宝。正所谓血浓于水,血缘关系让祖孙两辈有着天生的亲近感,所以外公外婆也正巴巴地等着见外孙一面或是好好地抱上一抱呢

满月后“挪窝”别随意,需要注意这些事

如果说你也认为“满月挪窝”的说法在理,希望在满月之后带宝宝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,那么以下这些事项,你一定要注意:

① 满月后可以适当带宝宝出门,但要注意避开避人多杂乱、空气污浊的地方(比如车站、商场、地铁等),因为新生儿抵抗力弱,容易引起感染或带来不适。

② 带宝宝出门要注意做好防护,尤其是天气不好的时候(天太冷、太热或雨雪霜冻天气等)避免外出,如果外出一定要确保宝宝全程的舒适性

③ 去了娘家,最好选择家里空气流通的房间住,房子里的卫生要彻底打扫干净,房间里的被褥床单等要清洗、消毒一遍,确保妈妈和宝宝住得洁净和舒适

④ 决定去娘家之前,最好与家人沟通好,比如母婴的起居和饮食,日常护理和保健,准备一些日常用品等等。夫家这边也要跟婆婆意见达成一致,以免生产误会。

⑤ 民间坐月子通常是30天,而科学坐月子则是42天,在这个周期内产妇的身体一直处于康复的阶段,所以妈妈即使去了娘家,也要好生休养,多卧床休息,避免着凉和劳累等。

结语

关于“满月挪窝”的习俗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讲究,不过总的来说,都是带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时间,于宝宝、妈妈、婆婆和娘家父母等来说都算得上有利之举。

不过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娘家太远、交通不便,或是母婴身体有异样舟车劳顿的话,恐生事端。虽然是地方习俗,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,不必强求,还是以健康为重,以宝宝为先。待孩子大一些适应能力更强时再作打算也不迟。

来源:新浪新闻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西洋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