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强“人防+技防” 将防野泳纳入学生考核 市民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纷纷发声

“远离湘江 谨防溺水”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连日来,不少市民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在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,就我市如何有效开展防溺水工作,发表意见建议。记者就此深入采访。


【资料图】

市民兰先生

普通水域加强巡查,危险水域禁止野泳

“每年暑假期间,因下水野泳溺亡的事故屡见不鲜,特别是未成年人野泳溺亡,让人无比心痛。”市民兰先生说。

为此,他给出了详细建议。

安全教育应全方位抓起。学校针对学生每周定期开展安全讲座,每学期组织家长开展至少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演讲,暑假期间给学生佩戴电子手表,监控学生行踪。

河道巡视应不留死角。村委会组建应急管理队伍,在暑假期间,每天用喇叭广播,叮嘱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远离野泳,在重点水域、危险水域每天巡视,劝阻其下水野泳。

重点水域配备救生装备。在安全水域、野泳集中水域安装救生铁杆,供游泳者在水中歇息,在事故多发水域设置栅栏禁止人员进入,张贴《禁止游泳安全告知书》,在野泳集中水域配备救生圈、救生绳、救生衣等装备,设立一键式紧急求救按钮。

石峰区人大代表王永恒

引导佩戴合适的救生装备

“下水野泳是无法阻止的,只能有效引导。”王永恒说。

作为一名志愿者,王永恒12年来已经救起30多名溺水者。对此他深有体会:每年都有救起溺水者,每年不断有人下水,有人溺水。

“也许游泳本就是人的天性吧。”他说。

为此,王永恒从专业防溺水的角度,为广大市民支招。

首先,市民要选择安全的水域游泳,不到水深、水急、有坑洞、有暗流、有水草的水域游泳,容易被卷入深水区或被水草缠住而溺水;其次,要选择实心的救生圈或救生衣,切记不要使用充气的救生装备,容易发生漏气而失去浮力;最后,要选择尺寸合适的救生圈或救生衣,尤其是未成年,如果使用尺寸过大的救生圈或救生衣,容易出现脱圈而溺水。

市政协委员黄金

将防溺水纳入学生考核

黄金表示,目前,全市关于防溺水安全教育,已经呈立体化态势,无论是学校、政府部门还是志愿者组织,都在积极加强宣传教育,并且各街道社区、乡镇村委会还组织了相应救援力量,也取得了一些实效,但仍无法杜绝野泳现象。

“很多孩子野泳的背后都至少有一个家长陪同。”黄金说,因此,防溺水宣传和管控主要对象是未成年人。

黄金分析,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,尤其不少孩子还是留守儿童,深受长辈溺爱,家长的说教对这些孩子不一定管用,但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,通常更有震慑作用。

黄金认为,学校对孩子防溺水安全的管控尤为重要。他建议,全社会在加强人防、技防的基础上,打通与学校的沟通机制,一旦发现有学生野泳,及时反馈至学校。学校再根据内部规章制度,对涉事学生做出相应的处理,如取消学生该学期评优评先资格,“哪怕摘掉他们的一朵‘小红花’也是可以的。”

标签:

上一篇 : 英超:曼联胜狼队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西洋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